中華民國攀登協會九十七年度
C級攀岩教練講習會講習簡章
一、目 的: 提高攀岩教練素質、培養教練人才、健全教練制度、增進教練技術水準、增加攀岩運動人口,本會舉辦97年度中華民國攀登協會C級攀岩教練講習,並給予合格教練認證證書。
二、依 據: 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教練制度實施準則及本會攀岩教練制度實施辦法辦理。
三、指導單位: 行政院體委會、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
四、主辦單位: 中華民國攀登協會
五、承辦單位: 中華民國攀登協會 教練委員會
六、日 期: 第三期: 民國97年11月22、23日(六、日)
七、地 點: 北投天然岩場
八、參加資格: 名額限制30人。身心健康,熟稔基本繩結、確保、攀登與垂降技術。
1. 凡年滿20歲,CB檢定合格或熱愛攀岩運動一年以上經驗者。
2. 參加者須自備岩盔、岩鞋、粉袋、攀岩專用安全吊帶(腿帶式)、
保險大鉤環6個、確保器豬鼻子一只、確保鍊一條、扁帶環6條(60cm三條,100cm三條) 、地布一片。
每人帶一條UIAA認證10-11mm/45米以上主繩。
本會通過教練證照名單
http://aruba.org.tw/TRCA/index/coach.htm
九、報名手續: 報名費:新台幣3000元整。內含保險費;
(早、午、晚餐、飲料、住宿及交通請自理)。現場嚴禁炊煮。
【報名程序】:
1. 請學員詳讀簡章後,前往銀行櫃台或ATM匯款,並保留收據。
2. 請選擇電腦線上直接報名,
http://aruba.org.tw/course/modules/eguide/event.php?eid=6
或下載本報名表填妥後將報名表回傳02-29297557
http://aruba.org.tw/uploads/rock/2008c-rock.doc
或將本第2頁報名表以電子郵件附檔回
team.aruba@msa.hinet.net
3. 本會在收到後將以電話立即確認通知行前提醒相關事項。
4. 依據「八、參加資格」之說明,本會保有審核參加人員名單之權利。若因資格不符無法參加講習者,請勿報名。
5. 非報名學員請勿陪同。
報名費:一律採銀行櫃台匯款或ATM方式繳費,並請妥善保存匯款收據影本 。
帳戶:中華民國攀登協會 帳號: 5178-01-00016-200
匯款銀行: 彰化銀行士林分行 ( 銀行代碼 009)
電話:(02)8923-5476/傳真:(02)2929-7557
E-mail: team.aruba@msa.hinet.net
網址: http://climbing.org.tw
- Nov 06 Thu 2008 14:26
第三期c級攀岩教練講習公告
- Aug 07 Thu 2008 09:49
0823第20期獨木舟教練講習公告
中華民國獨木舟協會C級獨木舟教練講習公告
一、 活動宗旨:
將獨木舟運動透過研習、實務教學訓練方式推廣至全國各級學院校、海水浴場、社區游泳池及附設游泳池之健身俱樂部, 提供實際獨木舟運動指導者應具備的基本專業知識及技術,將有效及安全運動方式真正落實在教學當中。
二、 活動目標:
儲備100位海洋獨木舟教練,至全國各海水浴場、學校社團及救生單位教授獨木舟課程。
三、指導單位:行政院體育委員會、中華民國體育總會
四、主辦單位: 中華民國獨木舟協會
五、承辦單位: 台灣海洋獨木舟協會
六、活動梯次: 第20期08月23-24日 (星期六、日)。
七、活動地點: 新店碧潭。
八、參加名額: 每梯次30人,依繳費收據時間決定順序,額滿截止。
九、參加對象: 凡學校教師、學生社團幹部、救生員、游泳教練及對獨木舟運動有興趣之社會青年,皆歡迎報名參加。
十、研習費用: 3.000元整
十一、報名方式:
1. 請先將研習費用請利用銀行匯款或ATM方式匯至
→彰化銀行士林分行 ( 銀行代碼009 ) →戶名:中華民國獨木舟協會
→銀行帳號:5178-51-44348-400。
2. 然後下載傳真或電子郵件報名表:
http://aruba.org.tw/uploads/kayak/record/ckayakorder.doc
填上相關資料及匯款帳號尾四碼,然後寄出mailto:team.aruba@msa.hinet.net
或傳真至02-29297557 即完成報名手續。
3. 本會一經收到,將立即去電確認並告知注意事項。
4. 活動諮詢TEL:02 - 89235476 張小姐。
十二、課程表下載: http://aruba.org.tw/uploads/kayak/record/class.doc
十三、備註事項:
1、為求學員能接受完整課程之訓練,凡培訓期間缺課者,將不予核發研習證書。
2、本計劃將視課程第二天下午之檢測成績,加上第三及第四天之實習教學成績,視評分頒發儲備教練結業證書或C級(激流或海洋或休閒)獨木舟教練證照。
3、持有C級獨木舟教練證照者,可優先獲協會推薦至各單位授課教學。
4、為確保學員學習狀況安全,本協會活動期間提供學員意外保險。
5、學員請自備午餐、泳衣、泳帽、溯溪鞋、防寒衣及毛巾、盥洗用具。 協會提供所有獨木舟相關器材。
線上報名 http://www.aruba.org.tw/course/modules/eguide/event.php?eid=3
- Jun 06 Fri 2008 11:20
100元推廣攀岩計劃

我們想為攀岩做一點事
最近攀岩界氣氛低迷, 我們幾位會員覺得不在對與錯, 而在做得夠不夠?
我們愛攀岩, 我們愛龍洞, 我們更愛安全.
一直以來我們所耕耘的就是初級攀岩這一塊, 在2000年草創期我們做過免費體驗攀岩, 目的是
發掘攀岩人口, 提倡攀岩運動.
在2003年SARS肆虐那個年代, 我們也做過免費體驗攀岩, 目的是想提醒民眾
唯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對抗強大的病魔.
今天2008年, 我們想再做壹次體驗攀岩, 我們的目的是要宣導
安全是攀岩運動最重要的核心價值
但是這一次我們要收100元,
目的是繼續為台灣攀岩資料庫所主持的龍洞岩場開發基金募款, 以強化龍洞安全環境.
因此自20080616起, 我們將每週一三晚上七點至九點在新店留公岩場, 及每週二四晚上七點至九點在南港運動中心攀岩場.
舉行一週四場, 每場十個名額.預計每週將可推廣40名攀岩體驗者.
至2008年底預計將可服務1000位民眾, 希望能夠拋磚引玉, 告知民眾攀岩安全的重要性.
同時我們除了會將體驗攀岩者的姓名公佈在本站http://pa.org.tw/free 外, 我們也會公佈相關收款及匯款明細.
歡迎大家來體驗攀岩, 相關報名作業請參考線上報名.
週一 http://pa.org.tw/free/modules/eguide/event.php?eid=1
週二 http://pa.org.tw/free/modules/eguide/event.php?eid=2&sub=2
週三 http://pa.org.tw/free/modules/eguide/event.php?eid=3&sub=3
週四 http://pa.org.tw/free/modules/eguide/event.php?eid=4&sub=4
- Jan 02 Wed 2008 21:37
2008阿魯巴攀岩冬令營 招生
●地點:新店留公岩場 02-89235476
●招生對象:國小三年級至國中三年級學生,每梯隊 / 30人 為限
●活動梯次:
第一梯次 97/01/21~22 (一、二)
第二梯次 97/01/26-27(六、日)
第三梯次 97/01/28-29 (一、二)
第四梯次 97/01/30-31 (三、四)
第五梯次 97/02/13-14 (三、四)
第六梯次 97/02/15-16 (五、六)
●活動時間:梯隊期間每日上午9點~下午5點(不住宿)
●活動費用:每人新台幣1,500元. 本費用含午餐.保險.器材.師資及裝備.
●報名方式:上網http://aruba.org.tw/uploads/camp/2008w.doc
下載報名表,以傳真或E-mail回傳即可(請務必來電02-89235476確認)
●本會E-mail:team.aruba@msa.hinet.net
●傳真:02-2343-5478

- Nov 02 Fri 2007 10:20
攀岩確保法的根據

本文原載於運動神網 http://www.aruba.org.tw/news/news_page.aspfile=D30906143131.htm
於台灣攀岩資料庫 本會初岩學員SMILE亦曾發表相關文章 http://www.climbing.org/showthread.php?t=2159
------------------------
一.前言( 本文來源 http://pa.org.tw/aruba )
常常聽到有關確保在岩場中的角色的兩個說法:
1.爬得不好沒關係, 但是確保一定要好, 否則沒人願意跟你攀岩.
2.批評朋友爬得不好沒關係, 但是如果批評他確保得不好, 他一定和你變臉.
我一般在教確保動作時, 一定一次教四種:
1.美式確保法, 我告訴新手, 山協在C教時的指定確保方法.而且美國的攀岩教材也指定為標準操作程序.
2.歐式確保法, 因為攀岩是歐洲傳過來的.而且英國的攀岩教材也指定為標準操作程序.
3.台式確保法, 也就是所謂的反手確保法, 雖然沒看到網路或各國攀岩書籍有所提到, 但因山協也不反對將其稱為反手美式確保法, 故用得人還不算少.
4.大專派確保法, 也就是所謂的歐式交叉手確保法, 這是因為我讀書時學長教的, 也不知道正不正確, 因此自稱大專派確保法, 心虛了二三十年, 結果前幾天讀了一本陳齊他老爸去紐西蘭時買給我的一本英國人寫的攀岩書, 赫然發現, 原來這種確保法也是非常傳統 的確保法.
但隨著教學教了八十幾期的資歷, 總是會教到一些新派別的朋友們來學攀岩, 基本上他們所學非常特別, 因此特別陳述追加如下:
5.室內岩館確保法, 大體上是以台式反手確保法為型體, 但特別強調在左手部份, 他們要求左手(導向手)在確保時一直保持一定高度抓住上方繩子, 儘量用右手(主控手)來
拉繩並做出brake的動作, 因為他們認為, 如果左手動作太大, 所造成的時間空隙將會
嚴重影響攀登者的安全.
6.探索機構確保法, 同樣地, 大體上也是以台式反手確保法為型體, 但也特別強調在左手部份, 他們除了上述動作照單全收外, 另外還特別要求確保者在右手將繩子交給左手時, 只要交給左手的小指鉤住, 然後右手迅速做出brake的動作即可.
7.grigri確保法, 又有人稱之為選手確保法, 普遍出現在1995年以後的學生群中, 基本上雖名為grigri, 實際上他們在使用atc時亦使用同一手勢, 因快速便捷, 故相當多攀岩前輩均熱愛使用.
我想未來我在教學時應該都會將這七種列入我的初岩教學中, 學員喜歡哪一種就用哪一種不做多餘建議, 但有志想當教練者, 我想我會要求他一定要七種都非常熟練.
基本上我不喜歡自創招式, 因為攀岩是進口運動, 理論上老外的招式已滿好用了, 所以大部份我還是比較喜歡使用原文書上已經宣稱的技術.
至於批評哪一種確保法才對才錯, 我想這跟個人特殊行為模式有關, 辯一輩子也很難
有所定論, 不相信你只要在google key上how to belay這幾個字, 就會發現一堆老外也是爭
論不休, 甚至討論到二十幾頁, 可見決不是只有台灣人比較聰明, 套句某人的名言:
不管白貓黑貓, 能抓得住確保者的, 就是好貓
美式確保法
下圖來源
http://www.princeton.edu/~oa/climb/belaywal.shtml
先介紹美式確保法, 因為這是山協C教
指定之確保法. 同時也是UIAA正式比賽之指定確保法.
操作流程:
1.左手導向手向下與右手主控手向上, 同時平行移動, 變成右上左下.
2.左手導向手向上延伸滑到右手上方.
3.左手抓住雙繩, 右手抓住右繩預備向下滑動.(右手並非也抓住雙繩)
4.左手維持原狀, 右手向下滑動.
5.右手向下滑到靠確保器約十公分距離處.
6.右手做出夾角大於90度向右煞車之動作.
備註:
本六段動作為一組連續動作, 不論攀登者是否繼續攀登, 確保手皆需一次完成, 不可中途停頓在某一段落中, 此舉亦為某些商業岩館教學者誤以為不妥之處, 主因在於教學者並不了解此六動作為一連貫動作, 造成以訛傳訛, 事實上美式確保法為世界各地皆所認同之官方確保法.
-----------
歐式確保法
下圖轉載自the complete rockclimber攀岩書第94頁
下圖轉載自舉世聞名的climbing雜誌http://climbing.com/print/techtips/ttsport225/
第二種是歐式確保法, 這種確保法普遍應用於歐洲國家, 尤其是英國的攀岩書大都是採用此種確保法.
操作流程:(右上圖為左撇子, 但說明仍以右下圖右撇子為準)
1.左手抓住上繩向下, 右手抓住下繩向上相互拉出一段適當繩距.
2.然後右手向下, 使上繩與下繩產生一最大夾角.
3.左手離開上繩, 向下抓住右手下方繩子位置後抓緊, 然後右手向上滑動到靠近確保器位置.
4.以上三段動作為一組連續動作, 然後反覆操作.
備註: 本項歐式確保法最大長處, 就是一旦主控手拉出第一段動作繩子,幾乎就可讓上繩與下繩產生約45度以上之夾角, 第二及第三段動作都在幾乎180度大夾角下動作,因此抓住墜落的攀登者, 可說十 拿九穩, 在主控手不離開繩索的狀況下, 是毫無疑問的確保法.
----------------------
歐式交叉手確保法
下圖轉載自rockclimbing in a weekend一書第30頁
第三種動作也叫歐式確保法, 但因動作之差異, 因此本人建議名稱為"歐式交叉手確保法".
這種確保法在我讀書時就已由學長傳承給我, 因為典章書籍查不到, 心虛之餘, 自稱大專派確保法, 結果上週在一本陳齊他老爸去紐西蘭幫我買的英國攀岩書, 赫然發現本確保法亦為一傳統確
保法.因此特別介紹.
操作流程:(本圖為左撇子, 但說明仍以右撇子為準)
1.左手抓住上繩向下, 右手抓住下繩向上相互拉出一段適當繩距.
2.然後右手向下, 使上繩與下繩產生一最大夾角.
3.左手離開上繩, 向下抓住右手上方繩子位置後抓緊.
4.然後右手越過左手向上抓住靠近確器的繩索位置.
5.以上四段動作為一組連續動作, 然後反覆操作.
備註: 本項歐式交叉手確保法最大長處,與歐式確保法同, 可說十拿九穩, 唯一令人疑慮的就是在交叉手抓繩的狀況下, 理論上是違反了主控手不可離開下繩的規定, 但實務上以左右撇子的操作思維, 基本上也是毫無疑問的確保法.
--------------
在 http://www.climbwithus.com 中特別提到,
First Belay Method: 也就是在toprope上方確保攀登中, 他是用歐式確保法2nd Belay Method:也就是在tradclimbing多繩距攀登中, 他是使用美式確保法.請參考上圖
由此可見, 同時熟練歐式及美式確保法, 才是全能型攀登者應有的態度,我想對高手來說兩者並不衝突. 只有心胸狹窄的低手才會斤斤計較, 就像獨木舟高手玩家會好幾種翻滾一樣, 不管是右邊左邊, 甚至左右手都要會才是王道. 但是對於一個剛入門的新手來說, 翻得起來已是萬幸, 哪還有資格去評論他不會的翻滾法是對或錯.
- Jun 15 Fri 2007 21:57
何謂新手
以我在登山.攀岩.獨木舟.游泳.慢跑及單車這六項經驗領域裏, 我認為六個月內的初學者就算是 "新手"
1.比如說登山好了, 一個剛進入登山領域的人, 第一個週日他就去爬七星山, 第二個週日他去爬大屯山, 然後以此類推, 平均六個月內他去爬了20座數百公尺的郊山, 然後再加上爬了一座玉山, 那麼六個月後, 我認為他就可以有資格脫離登山新手的行列了.
那麼在登山的領域裏, 他脫離登山新手的領域要幹什麼? 我認為這代表這樣一個登山新手, 可以開始嘗試去爬一些類似奇來主北或中級山這種比較難一點的山了.
2.比如說攀岩好了, 一個剛進入攀岩領域的人, 第一個週一晚上學上攀及基本繩結, 第一個週三學確保及掛快扣方法, 第二個週一學先鋒攀登及先鋒確保, 第二個週三綜合路線攀登, 然後接下來開始每週固定攀爬兩天, 每次做上攀下攀15趟來回及確保隊友. 那麼六個月後, 我認為他就可以有資格脫離登山新手的行列了.
那麼在攀岩的領域裏, 他脫離攀岩新手的領域要幹什麼? 我認為這代表這樣一個攀岩新手, 可以開始嘗試去爬一些類似over或限點這種比較難一點的路線了.
3.比如說獨木舟好了, 一個剛進入獨木舟領域的人, 第一個週六開始學基本操槳及裝備概念等課程, 緊接著第二天週日早上開始練習愛斯基摩翻滾, 下午練習救援然後綜合練習. 上完基楚課後, 每週六日至少下水玩四小時, 六個月內至少平水玩十次, 海邊玩五次, 激流玩五次, 那麼六個月後, 不論他是否翻得起來 , 我都認為他就可以有資格脫離獨木舟新手的行列了.
那麼在獨木舟的領域裏, 他脫離獨木舟新手的領域要幹什麼? 我認為這代表這樣一個獨木舟新手, 可以開始嘗試跟著老手去下秀姑巒溪或去划龜山島這種比較難一點的路線了.
4.比如說游泳好了, 一個剛在游泳池學會游泳25米的人, 每週至少游一次, 然後每次至少自由式去蛙式回, 總共來回20趟, 然後在六個月內, 至少游過碧潭.烏來南勢溪及龍洞灣各一次, 那麼六個月後, 我就會認為他可以有資格脫離游泳新手的行列了.
那麼在游泳的領域裏, 他脫離游泳新手的領域要幹什麼?我認為這樣一個游泳新手, 才可以自稱"我是一個會游泳的人".
5.慢跑及單車也是如此.
如果你是一個新手或你自認為是一個新手, 就應該要有新手的自知之明, 不要提前去做老手會做的事, 千萬不要以為王建民做得到, 你也做得到, 也千萬別以為老外做得到, 你只要依樣畫葫蘆, 所以你也做得到,
新手就是新手, 千萬不要雞婆的去指導學弟, 甚至是陌生人, 前幾天我就被一個看起來剛上完北投岩館初岩課的陌生人(因為他只有岩鞋), 來指導我攀登的訓練方法, 這對我來說真是太震撼了, 震撼的主因並不是因為我在爬, 所以他好心的來指導我, 而是我沒在爬, 我正在指導我的學生, 而他來建議我.
這件事讓我警覺到, 我應該在我的訓練課程中增加告訴我的學生, 在六個月內必需先了解自己有多少能耐, 才可以做多少事, 而學習資歷沒超過六個月的人, 不管多厲害, 是根本不能去做超越自己能力以外的事情的.
於是我在當場就要求我的學生
1.六個月內必須要有在斜板及垂直面連續上攀下攀15趟分三段的攀登能力.
2.六個月內不准為陌生人確保. 或被陌生人確保.
3.六個月內不准使用特殊攀岩器材.
4.有能力完成第一項者才准爬over.
- Apr 12 Thu 2007 13:55
2007獨木舟橫渡基隆嶼挑戰賽
主辦單位: 中華民國獨木舟協會
活動日期: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六月九日星期六
活動地點: 基隆海洋大學小艇碼頭
活動內容: 獨木舟橫渡基隆嶼挑戰賽及獨木舟海洋體驗活動
報名費用: 1. 體驗者每人100元 2.挑戰組每人100元
詳情請洽活動網址: http://pa.org.tw/keelung2007
體驗者請線上報名: http://kayaking.org.tw/databank/modules/eguide/event.php?eid=8
報名截止日期: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五月廿五日星期五

- Apr 05 Thu 2007 22:17
公告: 2007獨木舟橫渡基隆嶼挑戰賽
指導單位: 行政院體委會 基隆市政府
主辦單位: 中華民國獨木舟協會
活動日期: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六月九日星期六
活動地點: 基隆海洋大學小艇碼頭
活動內容: 獨木舟橫渡基隆嶼挑戰賽及獨木舟海洋體驗活動
報名費用: 1. 體驗者每人100元 2.挑戰組每人100元
詳情請洽活動網址: http://pa.org.tw/keelung2007
體驗者請線上報名: http://kayaking.org.tw/databank/modules/eguide/event.php?eid=8
報名截止日期: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五月廿五日星期五
- Mar 23 Fri 2007 18:06
0421-22第02期C級海洋獨木舟教練講習公告
一、 活動宗旨: 將海洋獨木舟運動透過研習、實務教學訓練方式推廣至全國各級學院校、海水浴場、社區游泳池及附設游泳池之健身俱樂部, 提供實際獨木舟運動指導者應具備的基本專業知識及技術,將有效及安全運動方式真正落實在教學當中。
二、 活動目標:儲備100位海洋獨木舟教練,至全國各海水浴場、學校社團及救生單位教授海洋獨木舟課程。
三、指導單位:行政院體育委員會、中華民國體育總會
四、主辦單位: 中華民國獨木舟協會
五、承辦單位: 台灣海洋獨木舟協會
五、活動梯次: 第 02 期 04 月 21-22 日 (星期六、日) 04月13日報名截止。
六、活動地點: 新店碧潭。
七、參加名額: 每梯次30人,依繳費收據時間決定順序,額滿截止。
八、參加對象:凡學校教師、學生社團幹部、救生員、游泳教練及對獨木舟運動有興趣之社會青年,皆歡迎報名參加。
九、研習費用: 3.000元整
十一、報名方式:
1. 請先將研習費用請利用銀行匯款或ATM方式匯至
→彰化銀行士林分行 ( 銀行代碼009 ) →戶名:中華民國獨木舟協會
→銀行帳號:5178-51-44348-400。
2. 然後上網線上報名
填上相關資料及匯款帳號尾四碼,然後寄出即完成報名手續。
3. 本會一經收到,將立即去電確認並告知注意事項。
4. 活動諮詢lineid: tios2025。
十一、備註事項:
1、為求學員能接受完整課程之訓練,凡培訓期間缺課者,將不予核發研習證書。
2、本計劃將視課程第二天下午之檢測成績,加上第三及第四天之實習教學成績,視狀況頒發儲備教練結業證書或C級海洋獨木舟教練證照。
3、持有C級海洋獨木舟教練證照者,可優先獲協會推薦至各單位授課教學。
4、為確保學員學習狀況安全,本協會活動期間提供學員意外保險。
5、學員請自備泳衣、泳帽、溯溪鞋、防寒衣及毛巾、盥洗用具。 協會提供所有海洋獨木舟相關器材。
6、本活動兩天及第三.四天實習教學均備有午餐及飲水。
7、歡迎學員自備海洋舟槳及防水蓋參加講習
- Feb 21 Wed 2007 17:15
第12期C級激流獨木舟教練講習 公告
將獨木舟運動透過研習、實務教學訓練方式推廣至全國各級學院校、海水浴場、社區游泳及附設游泳池之健身俱樂部, 提供實際獨木舟運動指導者應具備的基本專業知識及技術,將有及安全運動方式真正落實在教學當中。
二、 活動目標:
儲備獨木舟教練,至全國各合作游泳池、海水浴場、學校社團及救生單位教授獨木舟課程。
三、指導單位:行政院體育委員會、中華民國體育總會
四、主辦單位: 中華民國獨木舟協會
五、承辦單位: 台灣海洋獨木舟協會
五、活動梯次: 第12期03月17-18日 (星期六、日) 03月09日報名截止。
六、活動地點: 新店碧潭。
七、參加名額: 每梯次30人,依線上報名時間決定順序,額滿截止。
八、參加對象:凡學校教師、學生社團幹部、救生員、游泳教練及對獨木舟運動有興趣之社會青年,皆歡迎報名參加。
九、研習費用: 3.000元整
十一、報名方式:
1. 請先將研習費用請利用銀行匯款或ATM方式匯至
→彰化銀行士林分行 ( 銀行代碼009 ) →戶名:中華民國獨木舟協會
→銀行帳號:5178-51-44348-400。
2. 然後上網線上報名,http://kayaking.org.tw/databank/modules ... .php?eid=2
填上相關資料及匯款帳號尾四碼,然後寄出即完成報名手續。
3. 本會一經收到,將立即去電確認並告知注意事項。
4. 活動諮詢TEL:02 - 89235476 張小姐。
十一、課程及報名表: 如附件 http://discovery.org.tw/ROCKA/7course/c2007river.doc
十二、備註事項:
1、為求學員能接受完整課程之訓練,凡培訓期間缺課者,將不予核發研習證書。
2、本計劃將視課程第二天下午之檢測成績,加上第三及第四天之實習教學成績,頒發儲備教練結業證書或C級 [ 激流 ] 獨木舟教練證照。
3、持有C級獨木舟教練證照者,可優先獲協會推薦至各單位授課教學。
4、為確保學員學習狀況安全,本協會活動期間提供學員意外保險。
5、學員請自備午餐飲水、泳衣、溯溪鞋、防寒衣及毛巾、盥洗用具、換洗衣物。 協會提供所有獨木舟相關器材。
6、 歡迎學員自備[ 激流 ]舟槳及防水蓋參加講習
7、 請特別注意, 本講習將教學及考驗愛斯基摩翻滾
- Dec 29 Fri 2006 12:25
攀越顛峰,學習體驗

今天剛好在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magazine/mag_cv_content.php?item=R030002982
博克來書電中發現十一月份張老師月刊報導馬克的文章, 寫得很深入,
--------------------------------------
攀岩,打動現代疏離感中的想望。
文/楊詠晴 攝影/黃念謹
「攀岩,要懷抱著恐懼感的精神,挑戰自己、戰勝自己,沒有戰戰兢兢的恐懼感,不可能完成攀岩的任務。」
台北市攀岩運動協會總教練馬克,如此詮釋攀岩的意義。多年來,馬克教練積極推廣攀岩運動,在他手裡,訓練出不少傑出的攀岩教練。但一談到攀岩,馬教練語氣裡仍充滿敬畏,有如虔誠的信徒。
如果你從未嘗試過攀岩運動,或許會把它和湯姆克魯斯、克林伊斯威特等銀幕鐵漢,渾身賁張肌肉、手臂遒勁有力的形象聯想在一起,認為那是場挑戰不可能的任務。馬克一直想藉著攀岩教育推廣、導正這種觀念。事實上,從最近某些攀岩館和課程所強調的自我探索、互動和動作協調的功能性教育看來,攀岩其實更適何一般人,包括小孩,前來體驗嘗試。
馬克說,當攀岩運動萌芽於二十世紀初的歐洲阿爾卑斯山區時,確實是為了鍛鍊肌肉。阿爾卑斯山壁陡峻,是許多登山者的斷魂場,所以就有人在山腳設置假想岩場,先鍛練體力和技術,後來,遂演變成室內攀岩場的發源地。
挫敗,是學習裡的一部分
「學習攀岩的第一件事,就是鍛練、增加手的力氣。」馬克說,「攀岩裡自然也會有挫敗的感覺,但應該視為學習的一部分;現在的孩子讓父母保護得太好,不太有容忍挫敗、冒險犯難的精神,攀岩運動則彌補了現代人這方面的不足。」
然而,每次攀岩的突破和挺進,都會是一次里程碑,當你終於爬到巔峰時,那種征服的自我駕御感,是其他運動項目所無法比擬的。如果是座八公尺的岩場,就會有八個困難點,要嘗試八次,才能突破困難,登上岩頂。
目前在台灣的攀岩運動,除了成為馬克口中「最便宜的極限運動」,吸引眾多攀岩熱愛者來挑戰體能,也開始往身心平衡、療育的功能式教育發展。目前擔任專業物理治療師的謝惠雯,就讀陽明大學物理治療研究所時,寫的論文題目即為《團體攀岩運動訓練對動作協調不良兒童之療效》。她主張攀岩是一項自我挑戰的運動,強調動作的精準及平衡,且動作模式較為多樣,所以極可能用來訓練兒童的動作協調能力,誘發運動參與動機。謝惠雯以台北市的國小學童為研究對象,研究結論發現,攀岩運動有助改善兒童的動作協調困難,卻並未發現對於自尊有提升的效果。雖然這麼說,但謝惠雯結合心理學與發展理論,探討攀岩的效應,已為攀岩運動開展了更多元的運用方式。
攀岩運動在身心療育上的可能性,吸引了許多原本攻讀教育的人士轉向開設攀岩館,推動親子攀岩體驗課程。以推廣「體驗式學習」為宗旨的IDEA探索教育發展機構就在台北市石牌創設攀岩館,擔任教育總監的潘蘭心本身讀的就是課程設計和特殊教育。有趣的是,該館的「量身訂做課程」即強調「想從攀岩活動中增進彼此互動關係與自我成長者」,攀岩,顯然也能一語打動現代疏離感中的想望。
把生命交託給另一個人
對於攀岩這方面的運用,馬克樂見其成。他也強調,在傳統的攀岩課程裡學習「攀登和確保」(Climbing and delay)時,夥伴的信賴與互動是確保能夠成功的關鍵。日常生活裡,我們不太可能會有這種機會,把生命交託給另一個人,且要完全的相信,否則你怎麼敢縱身一躍,將全身都懸掛在一個由夥伴所釘的環扣上;除了信任,還是信任。引用一位攀岩好手的說法:「要做到確保的最高境界,就是把每個小節都做得紮實,建立彼此的默契。」
想像在攀岩館開設的「夫妻情侶班」、「同事朋友班」裡,當你掛著環繩掛在空中,等待你的親密伴侶釘蓋的下一個環扣,並且要仔細評估下一個步驟的風險時,攀岩對身心的意義即在此處彰顯了。有位在貿易公司上班的丈夫,與妻子上過一次攀岩課回來後宣稱,他們的親密關係已更進一步開展。「如果你可以把命交給另一個人,才會知道什麼叫做信任。」
《從A到A+》的作者吉姆柯林斯已有三十年的攀岩經驗,他所看到的攀岩,則是場非常豐富飽滿的經歷,「對我來說,攀岩是終極的教室,在裡面可以找到人生每個層面的啟示,包括企業、領導和科學研究在內。」
因此,究竟是攀岩運動的獨特性質啟動了身心教育工作者的靈感,或是教育的引入讓攀岩運動更具有時代性,恐怕一時也難理清。如果你想知道答案,就去試試看吧。
- Dec 07 Thu 2006 11:24
觀察是學習最好的方法
.聽覺 --獲得的資訊可以記住10%
.閱讀 --獲得的資訊可以記住20%
.視覺與動手 --獲得的資訊可以記住80%
因此我要鼓勵正在學攀岩.獨木舟或游泳等運動的好朋友們, 要多觀察別人的動作, 不懂時立即請教驗證, 然後再動手做一次, 相信對新手的學習一定有很大的幫助.
但是昨天晚上有一位在y17學過TopRoping的朋友來到岩場對我說, 他想要用看的來學Leading,這點我就有點持保留態度, 畢竟天生運動高手可以透過觀察就學會的人, 不能說沒有, 但還是屬於鳳毛麟角, 我建議除了觀察還要加上動手, 然後再加上進階者的指導糾正, 會比較紮實.
畢竟攀岩最後還是得透過夥伴的協助, 才能成就大事
- Sep 26 Tue 2006 18:21
1021獨木舟入門挑戰訓練課程
獨木舟入門挑戰訓練課程
( 第一梯 ) 2006/10/21 ( 第二梯 ) 2006/10/22
![]() | ||||||||||
1.本課程提供不同型式獨木舟有激流舟、洋舟、花式舟、充氣舟、單雙人都有,可充份讓學員交換船 種, 有助對獨木舟運動的瞭解及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獨木舟 2.以10人搭配一名合格獨木舟教練教學為原則 3.所有教練及學員均穿著救生衣並戴頭盔以維安全 4.提供獨木舟講義,配合觀賞錄影帶將有助學員知的部份 | ||||||||||
![]() |
||||||||||
各式獨木舟裝備講解及水上安全規範 各式獨木舟基本操槳教學 各式獨木舟基本操槳練習 愛斯基摩翻滾示範 碧潭三公里沿岸船隊行進活動
|
||||||||||
![]() |
||||||||||
中華民國獨木舟協會專業教練 | ||||||||||
![]() |
||||||||||
七歲至六十歲,不分男女體格健康者. | ||||||||||
![]() | ||||||||||
無 | ||||||||||
![]() | ||||||||||
*課程費用:每梯次每人$ 2,500元(含獨木舟全套裝備、師資、講義、 證書、光碟、飲水、保險),另交通、午餐請自理. | ||||||||||
![]() | ||||||||||
*課程地點:新店碧潭東岸渡船頭碼頭 *名額限制:每梯次最少20人開課, 最高人數限40人(一人一船位) | ||||||||||
![]() | ||||||||||
|
主辦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
承辦單位: 中華民國獨木舟協會
詳情請洽
http://scedna.sce.pccu.edu.tw/webmarketnet/pay/ClassDetail.aspx?DispId=1007&ClassId=2HJ995100
- Mar 21 Tue 2006 22:15
獨木舟翻滾教學
現今獨木舟玩家可能不需要打獵求生存, 玩獨木舟只是為了休閒, 因此翻滾是可以玩得更爽的第一要件, 就像你在玩電動時, 如果有寶物, 你可能可以撐久一點, 同理, 而翻滾就像電玩裏的寶物一樣, 擁有它你就可以不斷地挑戰激流, 而不用被白浪衝到不知哪裡去, 然後再辛苦地爬回岸邊, 接著還要慢慢地倒水, 搞不好等全部弄好之後, 再回白浪區挑戰時, 你已經什麼都不行了.
因此我們獨木舟的玩家, 即使你划得再快再直再帥, 只能算在電玩裏的第一關, 而你不會翻滾, 就好像永遠無法破到第二關一樣, 很快地, 你就會覺得不好玩了, 甚至把船放在客廳裏掛起來當標本, 然後跟你兒子屁你有多神勇, 反正等他會玩時, 還有十幾年沒關係, 到時候再跟他說年紀大不適合玩獨木舟就可以不用示範了.
獨木舟的翻滾動作經我十年來的教學經驗而言, 我是把它分解成六個動作, 但在這六個動作之前, 我會先做四項前置動作 :
第一項前置動作—
1.我會請學員坐在獨木舟上, 而我則站在他的右側邊, 我的右手向上抓住他的右手, 然後請他將他的左手再疊在他的右手, 最後我的右手則包住他的右手.
2.這時要注意我站的位置要剛好在水及腰的深度, 再深的話, 我會站不穩, 太淺的話, 我不好操作.
3.然後我會喊口令”一”,請學員將他的右耳貼在我的右手背上, 再將船身轉翻. 這時我的雙手維持在水面高度, 也就是不讓學員的頭沒入水中.
4.接著再喊口令”二”, 請學員扭動腰部, 將船身轉正, 但頭不可離我的手背.
5.然後再喊口令”三”, 要求學員頭可離開我的手背, 恢復原位.
6.如此動作反覆做十次.
第二項前置動作—
1.如第一項前置動作及順序完全一樣, 但除了這次我的手需放在水下約30公分處, 這個目的是為了讓學員能和水做最真實的接觸, 同時熟悉感受水下的恐懼感.
2. 如此動作反覆做十次.
第三項前置動作—
1.如第一項前置動作及順序完全一樣, 但這次是用另一艘獨木舟的船頭來讓學員抓, 其他動作照舊.
2. 如此動作反覆做十次.
第四項前置動作—
1.告知學員翻滾六項動作要領.
2.然後要求學員做這六項動作之假動作, 也就是不真的下水, 只是在船上做動作練習, 直到學員有把握嘗試為止.
3.在開始動作練習前, 要注意原型動作, 也就是準備姿勢, 學員坐在舟上, 面朝前方, 兩手自然下垂抓槳適當位置, 並讓槳與船身成九十度位置, 同時保持右槳面與水面成垂直狀態, 然後確認右手抓緊, 左手自然鬆握左槳即可.
4.然後喊口令”一”, 學員將槳放置於船的左側, 使槳與船成平行, 並輕靠於船身, 這時要確認學員的右手有無鬆動, 或故意轉槳, 並適時糾正, 以免以後養成習慣就永遠翻不起來.
5.再喊口令”二”, 要求學員頭向右側一點, 象徵整個身體入水.
6.再喊口令”三”, 要求學員頭向左側一扁, 象徵左側彎腰動作, 此時要提醒學員動作要紮實, 要儘量彎, 並且提醒此時雙手不可做任何動作.
7.再喊口令”四”, 要求學員轉槳, 此時左手不動當做支點, 只動右手, 並且身體仍維持左側彎腰, 然後將槳轉至九十度, 同時右手臂要緊靠著頭部及耳朵, 手輩要儘量伸直.
8.再喊”五”, 要求學員全身動作維持不動, 然後轉右手腕槳面約45度.
9.最後右手向下垂直壓槳用力拍水, 象徵接著扭腰轉船動作, 順勢將身體帶上, 然後頭最後才由右至左擺至中間位置. 完成.
做完這四個前置動作, 並反覆練習, 直到學員願意嘗試為止, 然後要求學員戴夾,
並提醒將以拍打船身做為口令之記號. 然後指導員需站在學員船身左後側方, 左手輕扶船身, 右手輕抓船後把手.
1. 拍打一下船身, 並喊口令一, 學員做上述第四項動作
2. 拍打第二下船身, 並喊口令二, 學員做上述第五項動作, 並順勢協助學員將船翻下.
3. 拍打第三下, 學員做上述第六項動作, 此時指導員可將學員在船邊之槳抓住, 不讓學員有機會因緊張而亂動.
4. 拍打第四下, 學員做上述第七項動作, 此時指導員可將學員所轉之槳轉至真正九十度位置, 並將學員的左槳硬壓在他的船底, 使之保持一固定正確角度.
5. 拍打第五下, 學員做上述動作第八項動作.
6. 拍打第六下, 學員做上述動作第九項動作, 此時, 指導員可視學員完成之程度, 而用右手抓船後把手, 利用槓桿原理將船順勢協助轉正.
7. 完成
8. 如此反覆動作, 直到學員達到百分之百, 然後才在最後一次練習, 完全放手讓學員自幾翻起, 然後告知並鼓勵之.
9. 最後將學員的船推到水中央, 讓他知道沒人幫他, 他將得靠自己完成翻滾動作, 然後在學員做之前, 給予言語肯定與鼓勵以建力自信, 並口頭提醒重點, 然後命令開始動作, 學員執行, 成功, 翻滾訓練完成.
- Feb 10 Fri 2006 14:31
2006第9期C級獨木舟教練講習
九十五年全國獨木舟儲備教練培訓實施計畫
一、 活動宗旨:
將獨木舟運動透過研習、實務教學訓練方式推廣至全國各級學院校、海水浴場、社區游泳池及附設游泳池之健身俱樂部, 提供實際獨木舟運動指導者應具備的基本專業知識及技術,將有效及安全運動方式真正落實在教學當中。
二、 活動目標:
儲備100位獨木舟教練,至全國各合作游泳池、海水浴場、學校社團及救生單位教授獨木舟課程。
三、指導單位:行政院體育委員會、中華民國體育總會
四、主辦單位: 中華民國獨木舟協會
五、承辦單位: 台灣海洋獨木舟協會
五、活動梯次: 第九期03月18-19日 (星期六、日) 03月08日報名截止。
六、活動地點: (暫訂)烏來南勢溪。
七、參加名額: 每梯次30人,依繳費收據時間決定順序,額滿截止。
八、參加對象:
凡學校教師、學生社團幹部、救生員、游泳教練及對獨木舟運動有興趣之社會青年,皆歡迎報名參加。
九、研習費用: 3.000元整
十、報名方式:
研習費用請利用銀行匯款或ATM方式匯至
→彰化銀行士林分行 ( 銀行代碼009 )
→戶名:中華民國獨木舟協會
→銀行帳號:5178-51-44348-400,連同報名表及研習費用單據一併傳真至
→FAX:02-29297557, 並請來電02-89235476確認收覆便完成報名。
活動諮詢TEL:02 - 89235476 張小姐
十一、課程表: 如附件 http://kayaking.org.tw/ROCKA/7course/c2006regist.doc
十二、報名表: 如附件 http://kayaking.org.tw/ROCKA/7course/c2006record.doc
十三、備註事項:
1、為求學員能接受完整課程之訓練,凡培訓期間缺課者,將不予核發研習證書。
2、本計劃將視課程第二天下午之檢測成績,加上第三及第四天之實習教學成績,視狀況頒發儲備教練結業證書或C級獨木舟教練證照。
3、持有C級獨木舟教練證照者,可優先獲協會推薦至各單位授課教學。
4、為確保學員學習狀況安全,本協會活動期間提供學員意外保險。
5、學員請自備泳衣、泳帽、溯溪鞋、防寒衣及毛巾、盥洗用具。 協會提供所有獨木舟相關器材。
6、本活動兩天及第三.四天實習教學均備有午餐及飲水。